厦门普利教育咨询有限公司-Amazon亚马逊官方认证SPN服务商

【当前位置】
首页>>运营干货 >亚马逊选品风险有哪些?七种专利侵权类型

亚马逊选品风险有哪些?七种专利侵权类型

作者:普利跨境    时间:2024-01-13 09:20:30 来源:本站
​​​​​​​

    我们都知道亚马逊新店上新是需要经历选品阶段的,但是对于很多刚做亚马逊的卖家来说,并不是很了解选品的一些注意事项,今天我们就来好好为大家讲解一下选品需要规避的风险,大家拿好手中的本子,我们来一起学习!

    选品需要规避的风险主要有三种:品牌侵权、专利侵权、安全认证。

    每年都有不少卖家因为侵权而被关店扣钱,损失巨大。而这其中有大多数卖家都是无意之举或是缺乏相关知识导致的,而被海外流氓律所坑钱的卖家也有很多。如何避免侵权问题,又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不被侵犯,这是我们在选品期间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首先关于品牌侵权的问题。我们建议卖家,通常在产品上架时,可以先在品牌网查一下核心关键词,是否被注册过,如果被注册了,可以再换一些关键词。

    有些卖家不会注意这些细节,有时连对方写的广告话术也一并“借鉴”过来,知道复制粘贴,但不检查,万一文案里包含了对方的品牌名或Logo,类似这种情况非常常见。所以不论是新手卖家还是老手运营者在撰写产品营销文案时一定要认真的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品牌侵权是亚马逊选品当中最为常见的问题,而且杀伤力极强,往往一个词汇就能让大批卖家关门。不说HULAHOOP、GravityHook等被看作关键词的商标,此前砂砾防护装置GritGuard一次发案就冻结了361家店铺:

    第二点专利侵权问题,专利权是专利人利用其发明创造的独占权利,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作为目的,实施了依法受保护的有效专利的违法行为。

    专利侵权类型七种,大家可以记一下:

    1、未经许可制造专利产品的行为。

    2、故意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3、销售、许诺销售未经许可的专利产品的行为。

    4、使用专利方法和使用、销售、许诺销售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5、进口专利产品或进口依照专利方法直接得的产品的行为。

    6、假冒他人专利。

    冒充专利的行为。

    在亚马逊平台,确保所售产品合法且拥有产权所有人授权,是卖家的责任。如果做不到,就会面临账号被停的局面。亚马逊卖家需维护四类知识产权:版权、商标权、发明专利权和设计专利权。

    换句话说,如果不想亚马逊账号被停,卖家需要避免非法制造、剽窃、销售仿品和假货。理论上来讲,在平台上出售这些产品需要亚马逊和卖家共同承担责任。但考虑到平台的商业模式,法院规定亚马逊无需为此担责。这就意味着卖家需独立承担侵权后果。

    侵权的后果是产权所有人或法定代理人可能会向亚马逊提起诉讼。亚马逊政策也规定,不允许出售假货、盗版和未授权产品等等,侵犯知识产权会导致卖家亚马逊账号被封,资金被冻结。

    在选品阶段,卖家可以找一些注册专利的机构,询问该产品的目标市场是否被注册专利。需要注意的是,专利申请的时间周期非常长,在美国要超过3个月或5个月,而欧洲则需一年以上。并且注册专利费用不仅非常高,还不一定能注册下来。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高门槛,注册专利的人并不多。可一旦有人注册下来,其他卖家就不能卖与之相同的产品。卖家可以权衡利弊,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决断,是否要申请专利。如果不的话,卖家就要放弃选择有可能造成侵权的一切产品。

    第三点安全认证问题,亚马逊平台有要求的类目认证资格。每个国家都有相关的认证体系,不同国家不一样。可以经常关注下平台公告,做好提前准备。当我们拿不准安全认证时,应先咨询平台客服,征求其意见。对于亚马逊卖家来说,若万不得已的情况,产品被下架无法恢复的时,卖家可以向亚马逊提交证据,证明自身不是故意侵权。

    对亚马逊平台来说,如果卖家故意刷单或故意侵权,亚马逊是一定不会再给机会,这也是大家需要注意的。

    但如果有证据证明卖家确实不清楚状况,且卖家摆正态度,亚马逊方面可能就会对卖家酌情处理。但如果卖家遭到投诉,平台为了不让自己陷入麻烦,不管卖家有错没错,他会先下掉你的产品再说。卖家们一定要在选品阶段就做好规避亚马逊侵权和认证方面的风险,如果被暂停销售甚至是被关闭店铺,这就非常严重了。

    了解更多跨境资讯和干货可以关注普利跨境,为您提供专业的跨境知识咨询和运营服务。